处世大讲堂:什么地方人杰地灵,一句话告诉你答案:“大雨过后先干之处,大雪过后先融之处,清晨上山雾浓之处,盛夏时节雾腾之处。八方来风此处无风,挖土三尺七彩之处,蛇虫纳凉藏身之处,野火烧山无灰之处,...
什么地方人杰地灵,一句话告诉你答案:“大雨过后先干之处,大雪过后先融之处,清晨上山雾浓之处,盛夏时节雾腾之处。八方来风此处无风,挖土三尺七彩之处,蛇虫纳凉藏身之处,野火烧山无灰之处,四周干土有草之处,结霜不见霜,雾散雾更浓,此为人杰地灵之地也。”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五章》中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,人法地理,继而奉天时,继而守恒道,继而顺自然,”什么是地气,地气上升,天气下降,两气交感以生万物。孟春之月,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,天地和同,草木萌动。春暖夏热,秋凉冬寒。气暖则舒展,气寒则收敛。大气的变化,决定着人的变化,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,桔生淮南为橘,桔于淮北为枳。拉采尔在《人类地理学》中指出:“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,统治着人类的命运。”人法地的真相,就是地理决定论,人的外貌性格,性情文化,都是由地理决定的,这也是哲学上所说的“物质决定意识”。在我国,人口稠密的城市,都在山南水北,因为,我国的河流,大都自西向东,山南水北,临近水源,光照充足,适合农耕,益于繁衍生息。古人云:“人不违地,乃得全安,法地也。”,不同的气候地形,造就了不同的人性特征;南方人清秀,西北人彪悍,东北人豪迈,中原人儒雅,两湖人泼辣,川渝人安逸,江浙人富有。人法地中的“法”,不是效法,而是逐水草而居,人被地规定,地被天规定,天被道规定,道被自身规定。美国学者亨丁顿指出:“一个民族,若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,便不会有登峰造极的文化繁荣”大一统为什么会出现在华夏,而欧洲为什么不行,因为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存在,降低各地区交流成本。长期的水患威胁,迫使大家必须紧紧团结,才能生存延续。欧洲山脉,平原,河谷,都高度分散,统一成本大,工业革命,为什么出现在英国,因为英国,率先应用了煤炭资源。工业革命,最大的障碍是蒸汽机;蒸汽机最大的障碍,就是燃料;煤炭是工业之母,英国最新开采和利用了煤炭资源,所以,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,这都是地理决定的。著名作家巴金说:“当你深入了解这片土地,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,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他们的思想,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。”人是大地之子,生于大地,长于大地,葬于大地;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近山懂鸟性,近水知鱼情;绿水青山出秀才,穷山恶水出刁民。《水龙经》中说:“石为山之骨,土为山之肉,水为山之血脉,草木为山之皮毛,皆血脉之贯通也。”大地就像一个人,山石就是人的骨骼;土丘就是人的肌肉;江河就是人的血液;草木就是人的毛发。所以说,山脉的走向,就是地气的流向。什么是地气,《千字文》中说:“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,闰余成岁,律吕调阳”,律吕调阳,就是指代地气和顺,六律的第一个音叫“黄钟”,六吕的第一个音叫“大吕”,结合在一起,就叫“黄钟大吕”,指代阴阳调和,地气和顺。如何判断地气,其一是根据土质判断,肥沃的土地,营养丰富,地表植被茂盛,地下动物丰富。各种飞禽走兽,昆虫蝇蛾,都会聚集于此。地气旺盛,雾气蒸腾,云雾缭绕,看上去仿佛冒青烟。如果挖坑填土,由于水分蒸腾,泥土则会凸起。挖土三尺,土质颜色丰富多彩,说明地下微生物丰富,土质养分充足,这种地方也是地气旺盛的好地方。如果天降大雨,此处由于地热蒸发,地表土质会率先风干;如果天降大雪,地热蒸发,地表积雪也会比周围积雪率先消融。如果是清晨时候,旭日东升,阴退阳进,地气旺盛的地方,水汽蒸发最快,会出现晨雾浓烈;盛夏时节,烈日炙烤,地气旺盛,也会出现水汽蒸腾。风遇山止,船到岸停,如果在刮风的天气,风从四面八方刮来,某个地方风势较小,或者没有风,说明此地藏风聚气。地气说到底,就是周围地势的高低起伏,地下土质的松紧厚薄,就像人的高低胖瘦一样,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生机。刘震云在《一句顶一万句》中说:“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,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。天气下降,气流于地,地气上升,气腾于天。人生于地,悬命于天,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,不懂人则无以为人,如果想搞懂人的本质,推荐你读一读刘震云的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这本书是刘震云耗时19年的扛鼎之作,刘震云19岁成为河南高考状元,毕业于北京大学,凭借着《一句顶一万句》斩获茅盾文学奖。所谓的一句顶一万句,其实就是一句包含智慧的话,一句充满真知灼见的道理,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的话。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国语言,畅销世界十几年,被法国授予文学骑士勋章,被埃及授予最高文学成就奖,还有10万读者给出9.1的豆瓣评分,是一本实至名归的世纪名著。#我要上微头条#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